紅木家具的造型結構表現是怎麽樣的
明式家具的椅凳、桌案、床榻等主要大類的造型結構。紅木家具的腿足與牙板直接與麵板相接,腿足與牙條形成的立體空間是縮進麵沿的,其結構吸取了建築上大木梁架的造法。是在麵板下裝飾一道縮進麵沿的線條,腿足和牙條都通過這條線條與麵板相連。它與唐代的壺門床造法有淵源關係。綜合來說,它們的作用都在於使麵板與腿足之間增加了一個過渡階段,從而大大增加了裝飾藝術的發揮空間,明式家具美學思想的豐厚內容由之而得到多角度的、瑰麗萬方的展現。因此,紅木家具造型部件的出現、以及隨之而來的有紅木家具創作的實踐探索,在明式家具造型、裝飾美學體係上有著重大的意義。
在紅木家具中,牙條一般至少膨出與麵沿齊平,這種造型上的自由,使得腿足得以使用方材且用料增大,便產生了與圓材的勁挺美大不相同的藝術效果,家具造型的體積感和分量感大增,暗含了雕塑美學的積極元素。膨出的勢態產生多種可能性,一直一曲兩大類型的方材腿足,分別與直、曲兩種牙條相配合。直型腿足顯得方正嚴謹,肅然有立;而曲腿足則變化更多,最常見的如所謂“鼓腿澎牙”和“三彎腿”,前者一弧至底,後者中途又向外彎出,造成一圓渾一秀雅的美感。
標簽:紅木家具,